
政审是指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的政治背景、思想品德、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审查。政审是招聘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但是政审完了却迟迟不公示的情况时有发生。这种现象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操作步骤
首先,我们来看看政审的操作步骤。政审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步骤:申报、审查、公示。具体流程如下:
1.申报:应聘者在填写应聘表时,需要填写个人政治背景、思想品德、职业操守等方面的信息。
2.审查:人事部门对应聘者填写的信息进行审查,包括查阅其个人档案、向其所在单位或社会关系单位进行调查等。
3.公示:经过审查合格的应聘者,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,公示期一般为5个工作日。如果无异议,就可以录用。
原因分析
政审完了却迟迟不公示的原因有很多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:
1.人事部门繁忙:政审是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,但是人事部门的工作量往往非常大,有时候可能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忘记公示政审结果。
2.领导审批:在一些单位中,政审结果需要经过领导审批才能公示。如果领导审批的时间很长,就会导致政审结果迟迟不公示。
3.异议申诉:如果有应聘者对政审结果提出异议,那么政审结果就需要重新审查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,导致政审结果迟迟不公示。
4.人事部门不负责任:在一些单位中,人事部门可能存在不负责任的情况。他们可能会故意拖延政审结果的公示,以达到某种目的。
解决方案
政审完了却迟迟不公示,会给应聘者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和困扰,也会影响单位的形象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1.加强管理:单位应该加强对人事部门的管理,确保政审结果能够及时公示。
2.明确责任:人事部门应该明确政审结果公示的责任,确保政审结果能够及时公示。
3.加强沟通:人事部门应该与应聘者保持沟通,及时告知政审结果,减少应聘者的焦虑和困扰。
4.加强监督:单位应该加强对人事部门的监督,确保人事部门不会故意拖延政审结果的公示。
结论
政审完了却迟迟不公示,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。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很多原因,但是解决起来也并不是很难。单位应该加强对人事部门的管理和监督,确保政审结果能够及时公示。政审结果的及时公示,不仅可以减少应聘者的焦虑和困扰,也可以提高单位的形象。